5月18日下午,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黨史學習教育專題黨課活動在北京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以《黨的領導是我國工業化的根本保證》為題作了主旨報告。
李毅中從革命戰争時期積澱了工業的紅色基因;接收帝國主義在華資産,沒收官僚資本企業歸國家所有;奠基新中國工業,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大革命”十年,工業經濟在曲折中艱難前行;深化改革,增強企業活力,築牢微觀經濟基礎;審時度勢、果斷決策,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新時代新經濟下,及時制定實施了新理念、新舉措;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十四五”工業經濟要有新擔當八個角度進行了深入闡述。
>>>革命戰争時期積澱了工業的紅色基因
李毅中表示,革命戰争時期積澱了工業的紅色基因。民主革命時期,黨領導的工業建設有力支持了人民革命戰争,并為新中國工業建設積累了财富和經驗。
黨領導的工業建設是從軍事工業起步的。至1934年2月,中央革命根據地17個縣的手工業合作社有176家,規模較大的工廠33家。
抗日戰争時期,中共中央制定了一系列經濟政策,根據地工業迅速發展。這一時期,黨領導的工業建設,門類和企業的數量、規模均取得新發展,工業建設人才和專業幹部大量湧現,尤其是在具有國營經濟性質的工業企業經濟管理方面取得了新經驗。
解放戰争時期,黨組織東北、山東、晉察冀、晉綏等解放區的工業生産支援前線。黨領導的工業戰線全力推進解放戰争,工作重心由農村轉向城市。
>>>接收帝國主義在華資産,沒收官僚資本企業歸國家所有
李毅中介紹,伴随解放戰争的節節勝利,開始接管解放了的城市和工礦企業,為新中國大規模的工業建設創造了條件。
從1840年到1949年,百年工業有民間資本、官僚資本和外國資本,其中官僚資本控制了全國産業資本的80%。
從解放軍軍代表接收那天起,這些資産回到了人民的懷抱,成為了人民的資産。鞍山鋼鐵廠于1916年建設,1948年2月19日解放;江南造船廠的前身是江南機器制造總局,建于1865年,是中國近代工業的起點,1949年5月28日被我軍接收。據統計,被沒收的官僚資本工礦企業共計2858個,成為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工業的主要部分。
>>>奠基新中國工業,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
李毅中坦言,這一階段主要分為兩大時期,一是新中國成立後到1957年,二是黨及時主動糾正1958-1960年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錯誤。
新中國成立後到1957年。1950年6月6日召開的中國共産黨七屆二中全會明确了“三年國民經濟恢複時期”各項工作的指導方針。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過渡時期總路線。“一五”計劃的成功,為建立起獨立的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奠定了初步基礎。
1958-1960年發生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的錯誤。這一段又是三年嚴重困難時期。對于這些失誤和錯誤,黨及時發覺,在1960年9月提出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到1965年,全民所有制固定資産按原值計算比1957年增長了1.75倍,建成了大慶油田,發展了原子彈、導彈,初步建成具有相當規模和一定技術水平的工業體系。
>>>“文化大革命”十年,工業經濟在曲折中艱難前行
李毅中表示,文化大革命在指導思想上犯了全局性的嚴重錯誤,使我們經曆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
這一時期,廣大黨員幹部和職工同“四人幫”頑強鬥争。我國工業在曲折中維系發展。
工業和國民經濟取得進展,三線建設功不可沒。核工業、航空、航天、兵器等國防工業,鋼鐵、有色、機械、能源、化工、輕紡等國民工業,一大批新項目、新基地建成投産使用,顯著改變了我國工業布局,調整了産業結構。經過“三五”、“四五”這十年艱苦努力,我國工業初步建立起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生産體系。
黨和國家堅持實現工業化、現代化,付出巨大努力。1971年9月開始,周總理在毛主席支持下,主持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鄧小平同志根據毛主席“要把國民經濟搞上去”的指示,對工業全面整頓。工業生産秩序逐步得到恢複。1975年全國工業總産值增長15.5%,鋼、煤、油、電産量增長都在兩位數。
>>>深化改革,增強企業活力,築牢微觀經濟基礎
1977年7月鄧小平複出開始撥亂反正,全面整治文革造成的亂象。李毅中表示,鄧小平同志關于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科技是第一生産力、擴大對外開放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為新時期工業領域深化改革、簡政放權、搞活企業等一系列改革打通了道路、提供了指導。
擴大企業自主權是改革的一個切入點。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黨的十四大,對加快工業企業改革都做出了重大決策和重要舉措。通過改革激發了國有企業和其他所有制企業的活力,為工業增長提供了新動力。
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提出三年國企扭虧脫困。1997年7月,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全球經濟疲軟,工業企業特别是國有企業陷入了困難境地。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提出,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定對國有中大型企業實行規範的公司制改革,使企業成為适應市場的法人實體和競争主體。到2000年,三年扭虧脫困的目标基本實現。
1999年9月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決定要推進國有企業戰略性改組,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三大石油、三大電信、十大軍工重組改制陸續上市,成為進入WTO前應對國際激烈競争的先手棋。國家意志、企業決心、改革成效、發展潛力赢得了境外投資者的信任。
>>>審時度勢、果斷決策,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李毅中介紹,2008年,始于美國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特别是工業造成巨大沖擊。黨和國家制定和實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一攬子計劃,主要有四個方面的要點。
第一個要點,編寫了十大産業調整振興規劃。即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物流業十大産業,共計确定了53項目标、76項重點任務和80項政策措施。
第二個要點,加強2006年-2020年16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投入8000億元,後增加“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都取得重大突破。
第三個要點,減免稅費、擴大鼓勵消費。結構性減稅可增加企業特别是小微企業收入,提高出口退稅,支持鼓勵産品出口,健全社保,讓人們減少後顧之憂,願意去消費。
第四個要點,擴大投資、拉動經濟。中央出一萬億多一點,帶動社會投資共計四萬億。這四萬億,重點投入領域為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建設、節能減排重點工程、技術改造和災區恢複重建等,當然有“鐵公機”,也有水利、城建、農業等投資。國民經濟過山車似的下跌,這是一個強心針,投進去以後,拉動鋼材、木材、水泥、設備、勞動力就業,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措施。當然,我們回過頭來也要總結不足,總結教訓,不能盲目投資,不能搞那麼高的投資率,以緻于出現一些後遺症,如産能過剩等。
>>>新時代新經濟下,及時制定實施了新理念、新舉措
李毅中表示,十八大以來,黨對經濟形勢進行科學判斷,對發展理念和思路做出及時調整,引導我國經濟發展發生了曆史性變革,取得了曆史性成就。具體到工業領域,更為直接的有以下幾處。
一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态。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形勢和變化。資源環境的負載過大,産品低端過剩中高端不足等,要求我們适當放緩發展速度,由高速增長轉變為中高速,進而從高速發展轉變為高質量發展。
二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給側的供給能力,本質上是由要素驅動轉化為創新驅動,路徑上要實施質量、效率和動力三個變革。
三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提出的,上升為新發展理念有厚重的實踐基礎。
四是振興實體經濟,建設制造強國。黨中央、國務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并取得了成效。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已成為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标的戰略任務。
五是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中國。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提出新型工業化道路,内涵之一是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
李毅中同時提醒,盡管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仍要看到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問題和短闆。工業體量最大、門類齊全、體系完整,一些領域技術領先。但與發達國家相比,産業和産品還處在世界價值鍊的中低端,創新能力不夠強、産業結構尚待優化、綠色低碳轉型緩慢、質量效益亟需提升、數字化智能化剛剛起步。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十四五”工業經濟要有新擔當
李毅中表示,“十四五”工業應有新使命、新擔當。
一是正确把握工業發展現狀,保持工業制造業在GDP中占比基本穩定。我國工業占比從2006年的42%降到2019年的32%,同期制造業占比由32.5%降至27.7%,這種過早過快下降的趨勢引起中央高度重視。為此,五中全會和十四五規劃綱要都提出“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鞏固壯大實體經濟”,增強制造業競争優勢,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許多省市和行業在制定十四五規劃時,都把功夫下在高質量發展上,千方百計使工業增加值增幅與GDP增幅相當、工業投資增幅與固定資産投資增幅相當,值得肯定。
二是加強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産業數字化,增強自主可控。要加強原始創新,“拓展産學研用融合通道”,形成“産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如果能全産業鍊上下遊協同,就會對推進科技成果産業化,對加快攻克“卡脖子”關鍵技術形成極大的推動效應,從而保障産業鍊的安全穩定。
三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工業更要有責任擔當。工業能耗占全部能耗的69%,工業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源,要查清碳源、分解目标、落實責任,要加快調整優化産業結構、能源結構和産品結構,研發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和轉化利用,持續深入節能降耗減碳治污,創建綠色産品、綠色工廠,綠化國土,提升生态“碳彙”,力争重點行業重點地區提前實現。
四是注重開發國内外市場和資源,保障能源資源和産業安全。要“實施能源資源安全戰略”,充分利用國内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穩定可靠的能源、資源供應基地。增加國内供給,加強戰略性礦産資源規劃管理,推進重點油氣田、重點礦區接續建設和集約化開發,開展新一輪找油找礦突破工作。同時支持企業走出去進行資源合作開發,獲得權益資源量。
編輯:胡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