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機械工業是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産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主導産業。伴随着新中國前進的步伐,在黨的正确路線方針、特别是在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中國機械工業經曆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與改革開放40多年的跨越發展,整體面貌發生了曆史性巨變,發展成就斐然。
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經濟日報對中國機械工業的發展進行了專題報道。本篇是對徐工集團的報道。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徐工”)的前身可追溯到1943年創建的八路軍魯南第八兵工廠,可以說徐工是中國工程機械産業奠基者和開創者,肩負着振興民族裝備制造業的光榮使命。
1989年,作為全國集團化改革樣闆成立以來,徐工集團連續32年居全國行業第1位。從排不進全球行業前30位到2021年成為第3位,如今的徐工已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極具競争力、影響力和國家戰略地位的千億元級龍頭企業。
“徐工,是一個有着紅色基因、光榮傳統的地方國有企業。”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民表示,在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鼓舞和激勵下,徐工在2017年走出行業低谷基礎上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主線,企業經營連年創曆史新高,營業收入自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突破千億元。2020年,營業收入較2017年增長52%,品牌出口總額增長31.7%以上,盈利能力也持續夯實。
回顧發展曆程,曾經曆的風雨坎坷讓徐工人深刻意識到必須靠“質量赢得尊嚴”。
在裝備制造業,質量之路絕非淺嘗辄止、簡單模仿就能實現的,需要極大的毅力和決心。徐工結合客戶價值和企業價值,凝練創建、推廣“徐工‘技術領先、用不毀’助您成功”質量管理模式,以“技術領先、用不毀”做成工藝品的徐工行動金标準,加快落地高質量發展。
“質量”被每一位徐工人抓在手裡,追求卓越已成為全體徐工人的習慣。從2017年到2020年,徐工“董事長質量獎”三屆評選,人選個個樹得起、立得住。從研發、生産到制造,人人扛起質量發展責任,盯緊質量發展目标。 有了質量做基礎,徐工的創新步伐也不斷加快。“十三五”期間,徐工持續推進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可靠性、大噸位的“三高一大”技術創新戰略,持續提升以行業第一的國家級技術中心為核心的全球協同研發體系,擁有行業首批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持續創造100多套國産首台套重大裝備、6個制造業單項冠軍,擁有授權專利7600餘件、發明專利1700餘件、PCT國際專利80餘件,成功發布5項國際标準。
近年來,面對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徐工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快速推進産業轉型升級。
2020年11月24日,“徐工全球數字化備件服務信息系統(XCMG-Global Service System,簡稱X-GSS)”面向全球發布。X-GSS系統為全球客戶提供多種查詢方式,包含車輛查詢、車型快查和物料正反向查找三種快捷查詢能力,同時基于國際公有雲技術快速高效地支撐全球化的客戶操作體驗。截至目前,X-GSS系統已經承載近15萬輛與實物産品一一對應的數字化産品,橫跨近2000種不同的産品機型,提供約1000本不同類型的機型手冊,直接面向全球用戶發布“一站式”的數字化服務。
同時,徐工用5G技術賦能工程機械,不僅有“5G全價值鍊智能工廠”得以建成和應用,還創造了徐工無人駕駛掃路機、5G遙操智慧駕艙、輔助吊裝、遠程專家等許多高科技含量的産品和技術。
“下一步,我們計劃把5G技術的應用再延伸出去,在徐工北京大興的調試場、黑龍江漠河極寒環境下的調試場、西北的高原環境的調試場,實現遠程異地傳輸實時畫面、聲音和調試參數,使工廠的技術人員和現場的調試人員建立互動。”徐工重型信息化管理部部長李忠福介紹說。
如今,徐工以整合全球産業價值鍊為目标,通過在國外開辦工廠、并購企業和研發機構,将人員、資本和技術在國外落地紮根、開花結果,走出去的路越走越寬。
據介紹,徐工全系列産品已經覆蓋全球187個國家和地區,并先後在海外建立了4個研發中心,巴西制造基地等10多個海外制造基地和KD工廠,2000餘個服務終端,300多家海外經銷商,40個海外辦事處,46個海外大型備件中心。其遍布全球的銷售及服務網絡能夠滿足各國用戶全方位的需求與服務。徐工已成為全球工程機械極具美譽度的中國名片。
王民表示,未來徐工将以全面國際化思維打造國際化品牌,力争2025年進入世界前二,成為數字化、國際化、世界級的工程機械巨頭。同時,将心無旁骛做實做強做優做大工程機械主業,帶動産業鍊上下遊企業共同發展、共攀頂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