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近年來,全省工業和信息化條線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以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為總抓手,強化科技創新支撐,紮實推進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鍊現代化,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全省制造業規模穩居全國第一方陣,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産總值比重居全國首位,成功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和“五基”領域“卡脖子”短闆,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在全國集群競賽決賽中勝出、數量居全國第一,“兩化”融合指數連續6年位居全國首位。接下來,我們将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十三屆十次全會部署,加快建設科技強省和制造強省。加快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現代制造業體系,不斷提升制造業發展核心競争力,為我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力産業支撐。 聚焦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深入推進産業強鍊行動計劃 把握産業鍊供應鍊不能掉鍊子的總體要求,發揮好集群培育、産業強鍊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帶動支撐作用,切實提升産業鍊現代化水平。一是完善集群培育體系。在原有重點培育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基礎上,綜合考慮地區協調均衡、持續做強現有優勢以及加快培育未來新興産業的需要,對省重點集群布局進行優化調整。“十四五”期間,重點推動新型電力和新能源裝備集群綜合實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工程機械和農業機械、物聯網等5個集群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新型醫療器械、信息通信等10個集群綜合實力達到國内領先水平。二是紮實推進産業強鍊。把産業強鍊作為集群培育的細化和具體化,全面落實省委财經委第七次會議精神,發揮好省領導挂鈎聯系制度和專班工作機制作用,重點抓好鍛長闆補短闆項目攻關、産業鍊鍊主企業培育等“強鍊10條”任務,不斷加強起重機等30條優勢産業鍊國内領先地位,推動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10條卓越産業鍊綜合實力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三是開展長三角強鍊補鍊固鍊。依托長三角一體化協同機制,會同上海市、浙江省和安徽省工信主管部門,圍繞民用航空、物聯網、數字安防、智能語音4條産業鍊,聯合開展補鍊固鍊強鍊行動,按照“一鍊一團隊”模式,明确支撐機構和運行機制,梳理産業鍊關鍵環節、重點産品和核心技術,針對産業鍊斷鍊風險和短闆問題,開展協同攻關和項目布局,提升區域産業鍊競争力。 針對“缺芯少核弱基”問題,大力實施産業基礎再造工程 緊盯重點産業鍊“五基”薄弱環節,實施産業基礎能力提升行動和産業基礎再造工程,構建高标準的産業基礎體系。一是開展“卡脖子”技術梳理。在前期建立的“卡脖子”技術清單基礎上,繼續對新增加的重點集群和優勢産業鍊開展技術評估,重點摸清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等“五基”方面短闆,進一步完善“卡脖子”技術清單。二是實施産業基礎再造項目。針對梳理出的“五基”短闆,研究制訂進一步提升産業基礎能力的政策措施。重點支持基礎材料、零部件和軟件企業與産業鍊下遊應用企業協同攻關突破,實施一批産業基礎再造項目,着力提高基礎産品的可靠性、穩定性,力争在高端液壓件、超精密控制器等領域取得突破。同時,建設一批産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台、區域性(共享)專業工藝中心等,提升研發設計、檢驗檢測等公共服務能力,完善技術、工藝等基礎數據庫。三是推進自主創新産品應用。對已完成的國家強基工程項目進行全面評估,加快推動産品國産化替代。聯合财政部門發布年度重點推廣引用的新技術新産品目錄,通過預留份額、強制采購等方式,持續引導和鼓勵财政資金支持的重大工程項目率先應用産業基礎創新成果。用好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軟件産品認定及保險補償等政策,舉辦産業鍊協作對接會,推動産業基礎領域新技術新産品進入龍頭企業供應鍊體系。 圍繞促進科技和産業融合,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導的産業創新體系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實施企業自主創新升級工程和壯企強企工程,推動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實現創新目标由企業确定、創新要素由企業整合、創新成果與企業共享。一是深化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在發揮好現有省級以上制造業創新中心作用的基礎上,繼續鼓勵行業龍頭骨幹企業牽頭,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整合産業鍊上下遊創新資源,每年新培育2—3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力争到“十四五”末實現重點行業全覆蓋。實施企業研發機構高質量提升計劃,支持企業技術中心等各類研發機構加大研發投入。二是推進創新企業群體培育。優選一批重點産業鍊“鍊主”企業、龍頭骨幹企業,支持其從企業戰略、品牌定位、技術創新、供應鍊管理等環節,對标國際一流、加強管理創新、重視品牌建設,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提升核心競争力、品牌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鼓勵中小企業深耕細分領域,加大創新研發投入和技術儲備,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培育更多制造業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瞄準核心技術開展跨國并購,整合全球創新資源,提升産業鍊關鍵環節掌控力。三是支持企業承擔技術攻關項目。聚焦高端裝備、關鍵材料、核心零部件等國家有需求、江蘇有基礎的領域,每年發布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向,完善揭榜挂帥支持機制,分領域組織有條件的企業牽頭實施項目攻關,力争在若幹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支持龍頭企業積極承擔和參與國家産業基礎再造項目等,全面提升自主創新水平。 突出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全力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重點,引導企業開展大規模技術改造,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不斷提高先進制造水平。一是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攻克智能制造核心技術基礎與關鍵部件,提升高端智能裝備自主研制水平。深化智能制造試點示範,支持企業建設數字化全連接的智能示範車間、制造全過程智能化升級的智能制造示範工廠。引導行業龍頭企業等跨界融合,培育一批熟悉工業機理、專業化水平高的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引導中小企業積極應用智能制造新模式提升發展競争力。二是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深入推進工業互聯網平台培育工程,支持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發展,圍繞特色産業集群新建一批區域級工業互聯網平台,深化行業級、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和應用。引導行業龍頭企業核心業務系統雲化改造,帶動産業鍊上下遊企業業務向雲端遷移,構建基于雲端的産業鍊供應鍊生态。深化“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培育一批“5G+工業互聯網”示範園區、“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特色基地,積極創建國家級“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三是提升工業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積極推動工控安全地方性法規建設,強化工業控制系統産品與服務安全審查。在全國率先實施中小企業“安全上雲”工程,培育工業信息安全星級防護企業,引導企業建立安全管理體系和内部管控制度。全面建成省工業信息安全保障平台,強化态勢感知、信息共享和應急服務,推進重點企業建設工業信息安全監測平台,提升安全态勢感知和應急處置能力。支持龍頭骨幹企業突破核心技術,研發關鍵産品,推進核心軟件國産化替代。(原載《群衆》2021年第17期,作者系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 | ||||
|